计算机网络概述

Posted:   September 14, 2019

Status:   Completed

Tags :   计算机网络

Categories :  

Were equations, pictures or diagrams not properly rendered, please refresh the page. If the problem persists, you can contact me.

一、计算机网络概念

  1. 广义观点:只要能实现远程信息处理的系统或进一步达到资源共享的系统,都是计算机网络。(低级阶段)
  2. 资源共享观点(基本特征):
    • 目的:资源共享
    • 组成单元: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“自治计算机”
    • 统一规则:网络协议
  3. 用户透明性观点(分布式系统、未来目标):存在一个能为用户自动管理资源的网络操作系统。

二、计算机网络的组成

  1. 从组成部分看(硬件、软件、协议):
    • 硬件:主机、通信链路、交换设备、通信处理机;
    • 软件:网络操作系统、邮件收发程序、FTP程序、聊天程序;
    • 协议:计算机网络的核心
  2. 从工作方式看(边缘部分、核心部分):
    • 边缘部分(连接到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):通信与资源共享;
    • 核心部分(大量网络和连接到网络的路由器):连通性与交换服务;
  3. 从功能组成看(通信子网、资源子网):
    • 通信子网(各种传输介质、通信设备、相应的网络协议):实现联网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
    • 资源子网(实现资源贡献的设备与软件的集合):向网络用户提供其他计算机上的硬件、软件、数据资源的服务

三、计算机网络的功能

  1. 数据通信:最基本、最重要的功能
  2. 资源贡献:资源互通有无
  3. 分布式处理:提高系统利用率
  4. 提高可靠性:互为替代机
  5. 负载均衡:将工作均衡地分配给计算机网络中的各台计算机

四、计算机网络的分类

  1. 按分布范围
    • 广域网(WAN):几十千米-几千千米,通常使用网状结构,因为稳定嘛
    • 城域网(MAN):5km-50km
    • 局域网(LAN):几十米-几千米,工作在数据链路层,不需要网络层,也不存在路由选择问题。但数据链路层使用物理层结点需要通过服务访问点实现。
    • 个人区域网(PAN):10m
    • 这些网络的差异不仅在于他们所覆盖的范围不同,更本质的是他们所使用的协议不同
    • 中继器桥接器通常是指用于局域网的物理层和链路层的联网设备,目前局域网介入广域网主要是通过称为路由器的的互联设备实现。
  2. 按传输技术
    • 广播式网络(局域网、广域网中的无线、卫星通信网络):所有联网计算机共享一个公共通信信道。
    • 点对点网络(广域网):每条物理线路连接一对计算机,若无直接线路,通过中间结点接收、存储、转发。
    • 重要区别分组存储转发路由选择机制是点对点与广播式的重要区别。
  3. 按拓扑排序(主要指通信子网的拓扑排序)
    • 星形网络:都单独与中央设备连接,便于集中控制与管理,但成本高、中心结点对故障敏感。
    • 总线形网络:用单根传输线把计算机连接起来,建网容易、节省线路,但重负载效率不高、总线任意处都对故障敏感。
    • 环形网络:所有计算机接口设备连接成一个环,环中信号单向传输。
    • 网状形网络:多用在广域网中,可靠性高,但控制复杂、成本高。
  4. 按使用者
    • 公用网
    • 专用网
  5. 交换技术(很重要)
    • 电路交换网络(建立连接、传输数据、断开连接):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的从源点到达终点,数据直接传送、时延小,但线路利用率低、不能充分利用线路容量、不便于差错控制。(传统电话网络)
    • 报文交换网络(存储-转发网络):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,全部存储后查找转发表,转发到下一个结点。可以较为充分的利用线路容量,可以实现不同链路之间不同数据率的转换,可以实现格式转换,可以实现一对多、多对一的访问,可以实现差错控制。但增大资源开销,增加缓冲时延,需要额外控制机制保证报文顺序不乱,缓冲区难以管理。
    • 分组交换网络(包交换网络):将数据分成较短的固定长度的数据块。除具备报文交换网络的优点外,还有自身优点,缓冲易于管理,平均时延小。(现在的主流)
  6. 按传输介质
    • 有线:双绞线网络、同轴电缆网络
    • 无线:蓝牙、微波、无线电

五、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工作及相关组织(略)

六、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

  1. 带宽
  2. 时延(处理时延和排队时延一般在题目中忽略不计,除非有要求)
    • 发送时延(传输时延)
    • 传播时延(注意和传输时延的区别,取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度,传播速度变不了哦)
    • 处理时延
    • 排队时延
    • 总时延
  3. 时延带宽积
  4. 往返时延
  5. 吞吐量
  6. 速率

Comments


😅 Commenting is disabled on this post.
You can use extended GitHub flavored markdown in your comment. Commenting FAQs & Guidelines